首页 > 最新动态 > 食品安全丨标签不清、混淆误导?一图读懂特殊食品标签新规
最新动态
食品安全丨标签不清、混淆误导?一图读懂特殊食品标签新规
2025-05-122

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出台《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对特殊食品标签的规范提出明确要求,呈现五大亮点,着力解决消费者在识别、选择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。

关键内容更加清晰,解决“不好找”问题

《办法》聚焦老年群体需求,要求保健食品产品名称的字体、颜色、字号和标注位置更加清晰明确;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要求标明产品名称、保质期到期日、食用量以及食用方法等关键信息,解决拆除外包装后找不到保健食品重要信息问题。

专属标志更加突出,解决“不熟悉”问题

为强化消费者对特殊食品的识别能力,《办法》明确要求在产品标签上显著标示专属标志。保健食品需标注“蓝帽子”标志,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标注“小蓝花”标志,提升消费者辨识度,保障其选择权。

商标要求更加规范,解决“分不清”问题

《办法》注重提升消费者的知情权,针对保健食品标签上的商标使用做出详细规范,包括商标的面积、位置及与产品名称的区分,避免消费者将商标误认为产品名称,从而产生混淆。

功能声称更加严谨,防范误导宣传

在功能声称方面,《办法》聚焦保护婴幼儿权益。适用于0-6月龄婴儿的配方食品不得在标签上进行含量或功能声称;适用于6月龄以上婴幼儿的配方食品,也不得对其必需成分作出此类声称,防止不实宣传误导家长。

警示用语更加醒目,防止诱导消费

为科学引导消费行为,《办法》强化警示用语的使用。突出强调保健食品应标注“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”等警示用语;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标注“请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”等消费提示,增强消费者风险意识。





关于我们



辽宁省食品工业协会(简称:辽宁食协,英文名称:LiaoNing Province Food Industry Association,缩写:LNFIA),1981年,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成立,是全省唯一的食品工业行业的省级社会团体组织。

40多年来,辽宁食协为产业发展服务、为企业服务、为政府服务,聚焦食品产业,在产业规划、技术进步、产品创优、名牌推进、培训教育、展贸招商、行业自律与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得到政府和业界的认可。

坚持“会员为本 发展企业 壮大产业 服务政府”理念,坚守“共建共享做会员之家 创新协同做产业之友”宗旨,新时代的辽宁食协依托来自高校、科研院所、管理部门、生产及科研一线的行业资深专家团队,在食品安全、标准、工艺、健康营养、检验检测、法务、财税、新产品开发等各领域为企业赋能;主动与各级职能部门和相关机构的联系协同,及时向政府反应企业和行业诉求,帮助企业了解并利用好政府政策;保持与中食协及全国各地食协长久合作与交流,为企业打通全国市场渠道助力,推荐行业从业者参与国家各级各类活动。

辽宁食协聚焦科技赋能、技术指导、品牌提升、政策宣贯、对接协同、培训考察、法律维权、展贸推介等,服务会员、行业和食品工业大省建设。

会员之家: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团结路7-1号(1-25-7)

服务电话:18698882729、15998336020(微信同)

邮        箱:lnfiamsc@163.com

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