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会员单位、省内食品生产企业:
省工信厅已下发《关于开展2025年辽宁省消费名企名品方阵推荐工作的通知》。对入选辽宁省消费名企名品方阵的主体,省工信厅将通过多种渠道给予重点宣传推广,并考虑利用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对企业参与重大活动、重要展会等费用给予一定资金奖补。一、推荐方向
(一)消费名企
领军企业是辽宁消费品产业的主导力量,能够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潮流,产品市场份额较高,产品质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。
骨干企业是辽宁消费品产业的中坚力量,创新能力较强,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程度较高,在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等方面业绩显著。
潜力企业是辽宁消费品产业的新生力量,具有通过创业孵化、融资支持、技术指导等快速发展和崛起的潜力。
(二)企业品牌
历史经典注重历史文化底蕴,是历史悠久、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经典品牌。
时代优品注重产品竞争力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质量过硬、美誉度高,在人民群众中影响深远的优质品牌。
潮流新锐注重创意设计,是近年来出现的引领时代消费潮流的新兴品牌。
(三)区域品牌
区域品牌是产业特色鲜明、地域标识明显、行业认可度较高的地方优势品牌,一般以“地名+产品”命名。
(四)“数字三品”应用场景典型案例
1.消费数据驱动产品设计创新。建立消费端和生产端数据链路,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流行趋势、挖掘消费需求。应用推广众包设计、协同设计、交互设计等新模式,以消费数据驱动产品研发设计与功能创新。
2.智能仿真测款驱动新品孵化。构建产品设计资源库、模型库、知识库,通过建模仿真和虚拟验证技术,快速完成概念和外观设计,生成测试样品。根据用户反馈调整优化,提升产品设计效率、原创设计能力及反向定制水平。
3.个性化定制驱动消费模式重塑。开发消费驱动型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,基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,应用3D扫描、可视化量体技术实现产品量身定制。应用推广协同制造、共享制造、众包众创等新模式,实现供需高效对接和精准交付。
4.面向精益管理的智能调度排产。基于订单、销售数据建立智能计划调度和排产优化模型,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动态响应,实时调整生产计划,合理优化产能库存和资源配置,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。
5.面向透明消费的质量追溯管理。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溯源体系,全面采集质量数据,形成质量管理数字化档案,实现产品源头追溯、一码到底、物流跟踪、责任认定和信用评价。
6.面向市场需求的敏捷供应链。构建研发、采购、生产、营销、物流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一体化体系,建立供应链智能分析模型,实现信息共享、风险预警、业务协同。应用推广“小单快反”等模式,实时响应消费需求和市场变化。
7.面向柔性化需求的智能产线。基于多元化需求,运用5G、数字孪生等技术,构建设备级、产线级数字映射和实时交互体系,实现生产单元模块化、可重构,生产工艺、流程快速调整,提升柔性制造水平和生产效率。
8.数字全域营销助力优质品牌推广。应用RFID、AR/VR等技术,构建无人零售、虚拟客服、虚拟试衣等购物新场景。构建线上线下数据资源交互能力,实现消费者到店、逛店、购买、交易、离店、售后服务全链路数字化。
9.国潮新品助力品牌价值提升。面向数字营销网络,构建市场热点、客户偏好、消费趋势采集分析系统,挖掘传统文化元素,动态调整营销策略,开展国潮创新产品研发,形成自主品牌培育运营能力。
10.数字服务供给助力区域名品打造。建设区域品牌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,提供品牌培育咨询、供需对接、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。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品牌联合体,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。
二、推荐条件
(一)消费名企
申报主体应为在辽宁省注册登记的消费品工业企业,具有独立法人资格,近3年经营状况良好,在信用、质量、安全和环保等方面无不良记录。
(二)企业品牌
申报主体应为在辽宁省注册登记的消费品工业企业,具有独立法人资格,近3年经营状况良好,在信用、质量、安全和环保等方面无不良记录。企业品牌应为自主创建品牌,品牌商标在有效期内。
(三)区域品牌
申报主体应为辽宁省消费品工业工作基础较好的市(沈抚示范区)、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,近3年无重大质量、安全、环保等事故。
(四)“数字三品”应用场景典型案例
申报主体应为在辽宁省注册登记的消费品工业企业、互联网平台企业,具有独立法人资格,近3年经营状况良好,在信用、质量、安全和环保等方面无不良记录。申报主体可结合实际情况联合申报,联合申报单位数量不超过3家。案例相关产品、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申报主体或取得相应授权许可,无知识产权纠纷,不涉及国家秘密、商业秘密等内容。
关于我们